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近同仁 > 乡镇概况
 
隆务镇
同仁县人民政府:http://www.hugan99.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8/1/3 10:19:33    

    隆务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同仁县人民政府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隆务镇位居同仁中部,隆务河畔,处于青海农业区与南部牧业区,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时,属冷温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隆务”,藏语,意为“良田集中之地”,隆务老街位于城镇西片,隆务寺南侧,为隆务河西岸的一级台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新城区位于隆务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两台地相差近三十米。公元1765年前后,临夏、兰州、循化、保安等地回汉商人常到隆务寺一带经商。夏日仓六世活佛顺应民意,动员周围群众在隆务河西岸圈地百余亩,建设商人居住地,分上下街,南北城门各一,将散住在周围的商人安置,当时称“克哇加曲”,意为80家商人。老城区为原县治所在地,占地面积略小于新区,是我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之一,是感受古代高原生活和体会青海地方风土人情的宝贵场所。

  隆务镇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00亩。下辖6个社区、7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4座寺院,其中佛教寺院3座,清真寺1座,僧侣795人。全镇总人口35935,2013年农村人均收入6149元。目前隆务老街城区共有住户1233户,人口3066人,是一个回、藏、汉、撒拉、保安等多民族集聚区,其中回族人口2162人,藏族人口552人,汉族人口352人。

  6个社区:热贡社区、隆务街社区、四合吉社区、河东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城南社区。

  7个行政村:措玉村、隆务庄村、加毛村、加查么村、吾屯上庄村、吾屯下庄村、向朝阳村。

  12个自然村:措玉村、隆务庄村、加毛村、加查么村、吾屯上庄村、吾屯下庄村、向阳村、唯哇村、铁吾村、苏合日村、霍日加村、朝阳村。

  隆务镇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的中心点,也是西藏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会地,各种文化曾在这里冲突、渗透、交流、吸收。清真寺、二郎庙、圆通寺、隆务寺在不足1公里的古街上一字排开,伊斯兰教、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栉比共存,这是民族包容与交融的结果,也是隆务镇的最大特点和亮丽的风景线。也正是这种良好氛围,圆通寺的大钟才洪亮了一百多年,寺前的壁画和石雕至今还闪烁艺术光辉;二郎庙内的灯火才亮了一个多世纪,藏民们络绎不绝地念经磕头、祈求护佑;清真寺的六大信仰才深深根植于穆斯林的思想意识原野上,“五大功课”才天天萦绕于宣礼塔六角亭四周……

  多年来,隆务老街各民族和谐融洽相处,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不同宗教寺院如今还保留着互赠礼物的习惯。例如,2013年在维修隆务清真大寺时,更登桑布活佛为清真寺捐款十万元;201312月隆务清真大寺寺管会成员,专程拜访了隆务大寺夏日仓活佛及寺管会委员,隆务寺寺主夏日仓活佛热情接待了他们,双方围绕民族团结、宗教信仰、“三个离不开”的大政方针进行了深入坦诚交流。在各级党委政府不懈努力下,各宗教人士的积极配合下,各民族群众理解支持下,大家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始终保持和睦相处,彻底改变了汉、藏、回族群众不相互交流、不互通有无的历史,为隆务老街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是全国罕见的一大人文景观。

  隆务寺位于隆务镇西山脚下,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气候宜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 380亩,有大小殿堂311730间,活佛昂欠434201间,僧舍303院。该寺于“文革”期间拆毁大部,198012月批准开放,现重建天女殿、灵塔殿、观音殿、文殊殿、曲哇殿及密宗学院。寺院中央,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内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内供释迎牟尼等数十尊塑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尤其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座底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更显得金碧辉煌。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还有众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为省内又一处佛教艺术博物馆。

  隆务清真大寺建于公元1882年,建筑属中式明清建筑风格,经186719111941年部分扩建重建后,占地面积4373.42,建筑面积1838.85(不含寺外建筑与土地)。大寺建筑群结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突显了以尖塔、飞檐楼阁、规则重复的几何图形和园形花饰为代表的中国伊斯兰特色的建筑格调,2007年又依古图重建宣喻楼及寺内学房等建筑,殿内有明朝时期的手抄牛皮《古兰经》四本,2008年被评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地区教派大致分为两大派,伊海瓦尼和格底目(新、老教),两派求同存异,由各自寺院主任负责管理,共同遵守《新老教派团结开寺的协议》,为教内和谐和地区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圆通寺,公元1946年,根据夏日仓六世活佛的意愿,由曲库乎关秀村群众布施木料,广大汉族信众出资修建,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依地形而建,错落有致。建筑风格主要为青海地方乡土式与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有机融合,其中汉式建筑风格尤显突出,传统庄廊布局也有体现,其它民族的建筑风格亦有呈现,主要运用在门口及细部处理上,集中展示了隆务地区汉传佛教传统建筑风格。大殿中央供奉的,是汉地寺院中最常见的观音菩萨,旁边则挂着藏传佛教绿度母的唐卡,每到傍晚时分老街上都会听到钟响,这钟响便来自汉传佛教圆通寺。

  二郎神庙,位于隆务古城中街东西方向,建于公元1863年,由夏日仓六世活佛布施木料,当时的广大汉族信众出资修建,主殿供有二郎神,北殿供有财神,南殿供有观音菩萨,2008年被评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二郎庙与圆通寺同属一个管委会,负责宗教日常事务管理。

  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土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1400多年,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这正是高原上一年最好的季节,草原上鲜花怒放,牧草肥美,地里的小麦、玉米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六月会是一种原始宗教氛围浓烈、文化形态与文化内涵复杂而丰富的人文现象,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气氛热烈而庄重。具体日程少则包括煨桑、请神、龙鼓、舞蹈、祭祀等,多则还有上口钎、开山、小品和山歌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定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六月会从头到尾贯穿歌舞表演,主要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三大类,在不同村庄呈现出多样性。热贡六月会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特点,它集仪式、庆典、歌舞、民间小戏表演为一体,具有艺术学、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